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导航
时政导航
学党史 悟思想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发布日期:2021-07-09访问次数: 字号:[ ]


作者:张荣臣 叶平原

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是党的事业开拓前进的先导。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与时俱进,并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创新所体现的基本特征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回顾党的指导思想发展演进的脉络,可以更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更深刻领会贯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精髓要义。

一、随着革命的发展逐渐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走向胜利必须依靠正确的指导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条件的发展不断推进党的指导思想。但在建党初期,党在一段时间内存在着理论准备不足、理论水平不高等问题。正如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指出,“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还很不普遍,很不深入”。这导致,党在探索革命道路进程中历经曲折。

党在成立初期理论准备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方面,马克思主义著作传入中国的时间还很短,中国先进分子们没有足够时间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而且党刚成立就卷入革命斗争,“无暇来长期从事理论研究与斗争经验的总结”;此外,马克思主义虽然和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相通之处,但其毕竟源自欧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对其的理解、学习。主观方面,党“对理论重要性认识不足及对当时革命形势过分估计”,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和“失误”,还不能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建党初期,照抄照搬俄国革命的模式则导致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数次犯了“左”倾和右倾错误。刘少奇指出:“中国党过去的屡次失败,都是指导上的失败,是在指导上的幼稚与错误而引起全党或重要部分的失败,而并不是工作上的失败。”这些错误和失败背后的实质就是,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过,在这些斗争实践中取得的经验教训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以及不断成熟提供了现实土壤。

随着革命的发展,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逐渐成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党对自身的性质作了必要的补充和修改,制定了各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任务,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总结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经验时强调:“反映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实践斗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在它同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就成为中国人民百战百胜的武器。”党的七大第一次在党章中规定了党章总纲,其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建党思想,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时代要求,总结了建党24年的经验,以保证全党从思想上到组织上顺利完成党的新的政治任务。正如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有关毛泽东思想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毛泽东同志的道路,是最正确最完全地代表了我们党的历史,代表了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近代革命的历史。”

二、百年党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19世纪末,中国人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思潮。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经由留日学生和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零星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后,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被整篇、整部地译介。通过反复比较,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们在众多社会思潮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前提。他们中的一些人逐渐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坚定了以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信念。自此,中国共产党人逐渐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国际经验应用到中国每一个实际斗争中来”,党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由浅到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由幼稚到成熟。党的历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相互交织,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为完成两大历史使命而艰辛探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开创和奠基意义。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和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创新,是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灵魂和主线。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实现了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时代问题,提高了对社会主义、党的建设和怎样发展的认识,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并列论述,凸显了坚持运用好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在党的建设中的辩证统一,为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的“中国之问”,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中国篇章,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继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将之用于当代中国以及世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政治定力和理论自信。这一思想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以全新的视野提升了对具有普遍意义的“三大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是系统的、全方位的。这一思想立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三为三谋”既有所区别又有机统一,代表着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国实际,坚持放眼世界这个宽广视野和宏大格局,是关乎中国前途命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关乎人类社会发展前景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尤其强调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系统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二是注重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自我革命推进党的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到贯彻落实;三是注重把握新时代的各项规律,注重设计顶层、设计总体,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同时,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基层探索实践。概括地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当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原创性、系统性、历史性贡献。

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现的。回顾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条根本性经验就是,始终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理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断实现着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为全党全国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在当代,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将其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用鲜活有力的新时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丰富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